隔膜泵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隔膜泵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机械-国内印刷展会盛况下的“虚火”

发布时间:2021-10-25 21:15:27 阅读: 来源:隔膜泵厂家

就在印刷企业面临工价再创新低、人工水电费用不断高企的窘境之下;就在印刷业前景遭到电子媒体的冲击不断萎缩的境况之下;就在欧债危机、全球经济疲软导致各国通胀严重、资金缺少的环境下;就在设备巨头破产收购连连的情势下,中国印刷恍如依然保持着红火的态势,而其1个关键指标是,在国内每年大大小小印刷展会上依然保持着高额的现场成交,中国印刷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狂热的投资,乃至全球印刷设备供应商居然已倚靠中国市场贡献其1大半的销售额时,恍如对印刷的1切担心都失去了意义,面对展馆中滚滚人流,你会感慨:印刷绿洲原来在中国。

印刷展会备受热捧

印刷业展会的盛况空前在2012年上半年依然继续保持,4年1届的印刷全球盛会2012年德鲁巴国际印刷及纸业展览会即将于5月举行,几近所有的印刷设备器材供应商都铆足精神,在该展会上1展英姿。而依照展会经验,大展之前展商大多疗养生息、全力备战,可在3月的广东地区接连举行了两场地区性印刷展会展出面积3万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厂商300多家的首届中国(南方)印刷及设备器材展览会;展出面积8万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厂商1000多家的第108届华南国际印刷工业展览会。出乎意料的是,几近没有任甚么时候间差距的两个展会均遭到中国印刷器材设备厂商的追捧,有的参展企业乃至是两个展会同时参加,而参观展会的印刷企业专业买家数量也相当多,更在两个展会上频频传来现场签约购机的消息。这从1个侧面反应出目前中国印刷工业强大的购买力,和印刷展会的活力和商业价值。

印刷展会受热捧的确是印刷行业的1个非常奇妙的现象,首先,长时间作为加工类型行业的印刷业对设备和技术非常依赖,市场上常常刚1出现1个可以带来丰富利润的新颖活件,如果企业没有,则只好拱手将订单让给竞争对手。其次,以作坊类型大量存在的印刷企业迫于竞争压力,常常严格控制行业信息,使得疏松型的印刷企业业态急需1个可供交换信息及资源的平台。最为直接的缘由是,如果完全谢绝展会,厂商搭建销售渠道的供应商,1方面面临着渠道建立的低效率与高本钱;另外1方面由于缺少展会这样1个重要的社交舞台,缺少曝光率,想让印刷企业去硬生生接受1个品牌几近是不可能的邻居强拆民房是什么罪。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没有新的产品发布,印刷设备器材企业依然不辞辛苦地全国参展的缘由。最少目前的投资回报率还是满意的。

投资热背后是否是蕴涵虚火

印刷展会的盛况真的是中国印刷行业的茁壮吗?中国印刷设备采购的热潮真的代表了印刷业发展的迅猛吗?繁华的背后还蕴涵着印刷市场虚火亢盛的表征,而中国印刷的3短正在不断敦促印刷产业的真正升级和发展。

投资的短视

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资在国内市场有时被解读为突破现状的病急乱投医:倾家荡产投资数字印刷设备几年,却根本没有展开该领域客户群体的培养和市场推行,以致数字印刷机白白搁置在那里等待技术淘汰,这在1些印刷企业身上确切存在。某些书刊印刷企业发现市场竞争剧烈,因此卖掉所有设备全面转型于恍如依然是大蛋糕的包装印刷领域,等终究花了更多的资金把入门的包装设备配备齐,才发现原来包装印刷的竞争剧烈程度愈甚;;

1些企业为了解决眼前窘境而着急寻求新的投资项目,在展会上看到1些新颖的商业解决方案以后,却完全不针对本身情况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匆匆上马新设备导致的用力过猛,很容易让印刷企业本身堕入窘境,而高瞻远瞩的投资战略又有多少人明白呢?

资金的短缺

如果1家印刷设备供应商号称当年销售额数10亿元,仅在1次展会上就现场签约购机达1亿元以上,你会不会更震惊于这庞大收入中有很大1部分是还未入账的印刷企业客户向金融机构高额借贷的贷款,这家供应商手里攥着的合同很多不过是欠费单而已。如果你看到1家印刷航母级企业印刷机每天24小时满转运行,生产车间1排排世界最早进的印刷设备正在隆隆作响,你会不会更震惊于其盈利率其实很低?印刷作为高固定投资比例的行业,又恰逢国内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印刷需求萎缩等多重压力,资金短缺已成为严重限制印刷业发展的阻力,曾有很多金融机构纷纭涉足印刷设备租赁等金融服务市场,但其高风险、资信不够健全等已使得大多数中途离场,印刷行业再1次堕入资金短缺的困局中小区违章城管能强拆吗

经营的短浅

当1些数字印刷企业开始展开电子商务业务时;当1些印刷企业已将印刷业务向上下游扩大,顺利转型为服务性企业,把印刷作为其提供服务的1部分时;当1些企业针对自己的现状,反其道而行之,不去随大流去做大而全,而是在印刷的某1个专门领域做到微精尖时,仍旧看到大部分的印刷企业还是把自己定位为传统的加工型企业。这些企业完全遵照客户需求完成加工要求,固守现有经营范围,在参展时仅仅关注设备的运转速度和能够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却少有从商业策划的角度以设备配型的战略去询价投资。

尾音

业内1位朋友的比喻非常风趣:目前中国的印刷企业像是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10足却很鲁莽,精力充分但经历有限,唯有不断的试错、总结才能真正成长。这个进程谁也没法替换。好在,还有时间。固然,所谓虚火不过疾在腠理,不能忽视中国印刷业中积极的改革派、实验派、行动派。但无妨给火暴的展会经济浇1瓢凉水,多1些有益的进言。